废柴流小说【feichailiu.com】第一时间更新《镇墓兽》最新章节。
样。皇帝穿着大褂,戴着黑便帽,面容清癯,目光幽怨,不禁心脏一抽。
翻开御制诗集,开头是光绪帝十五岁时的御制文“为人上者,必先有爱民之心,而后有忧民之意。爱之深,故忧之切。忧之切,故一民饥,曰我饥之;一民寒,曰我寒之。凡民所能致者,故悉力以致之;即民所不能致者,即竭诚尽敬以致之”。
还有一首:“金井一叶坠,凄凉瑶殿旁。残枝未零落,映日有辉光。沟水空流恨,霓裳与断肠。何如泽畔草,犹得宿鸳鸯。”
看来眼熟,秦北洋仔细回想,原来也是梦中所闻。
御笔画是假山石上的菊花,盖有“光绪御笔之宝”印章。彩色工笔,石头青色,菊分黄、粉、红、白四色,再配上绿叶,五彩斑斓,煞是好看,又不艳俗。
秦北洋握住檀香木手串,顿时打了个激灵。掌心涌过一道热流,顺着右半边经络,渗透全身每根毛孔。日日夜夜被光绪帝摸过之物,也残留着君主前半生的宏愿与后半生的怨念。放到鼻子前嗅了嗅,檀香混合着一个男人临死前的气味,冲入十岁男孩肺叶,似乎幻化为人形。秦北洋猛烈咳嗽,将手串交还给父亲。
“你明白皇上的特征了吗”
“嗯,我看到他了”秦北洋指着地宫金井,那一团幽暗的光线中,升腾起另一个世界的尘埃,“非常清晰不但是外表,还有他的内心、呼吸、喜怒哀乐、七情六欲。不,我不是看到他,而是他就在我身上。”
男孩发出呻吟,倒在地上打滚,仿佛中了砒霜之毒。他乱蹬着腿,剧烈痉挛,口吐白沫,秦海关根本无法靠近。忽然,金井中升起一团烟雾,秦北洋平静了。
未及擦去额头汗珠,秦北洋即刻坐到书案前,就着油灯,铺开图纸。按照在德国学校上机械课时所学的画图纸方式,先用笔直的几何线条,勾勒出一个模糊的人形。
头顶画出两个弯曲的山羊角,人形的上半身直立,左手往斜上方四十五度伸直,右手弯曲拉到耳后,呈现弯弓射箭的姿态。他又画出了一张雕漆角弓,长长的箭矢直指苍穹,那还是他从画本里看飞将军李广射虎得来的灵感。
老秦急忙搂住儿子的肩膀:“你在画什么”
“光绪帝的镇墓兽”
秦北洋丢下画笔,身体绵软无力,似乎虚脱了。
“为何画一弯弓射箭之人头上又有羊角”
“爹爹,你想想看,光绪帝这一生,最恨的应当是哪个外国”
“八国联军听说还不止八个外国,到底是哪个呢”
“哎呀,甲午之战,马关条约,日本人割去中国的台湾一省,奇耻大辱丢失了疆土的皇帝,是不能立功德碑的。皇上必将这一怨恨带入墓中。”
秦海关恍然大悟:“不错,这也是你妈妈的怨恨,你的外公就因此而战死在刘公岛。北洋,你的名字,也是为了纪念覆灭的北洋水师。”
“爹爹你看,我画的这个镇墓兽,正是弯弓射日”
“射的是日本有道理。光绪帝殚精竭虑于北洋水师,也有在海上骑射之意,你用射手来做皇上的镇墓兽,正是恰如其分”
不错,光绪帝曾为甲午海战殉国的邓世昌题写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至于为何射手头上要长羊角是我看到了皇上的生辰八字。”
案头摆着内廷送来的光绪帝八字:辛未丙申丁亥壬寅。
“皇上辛未年生,属羊,五行属土,路旁土命。因此要给他加羊角。”
秦海关上下打量儿子,喜不自禁,“孩儿,你果真是天生的镇墓兽工匠但你尚未学习周易,不可操之过急。我先告诉你,皇上这个八字是从衰格,缺陷是亥水七杀被寅木印星泄,七杀为吉受制。亥水七杀恰是印星,代表母亲一辈。”
“慈禧太后虽非光绪帝生母,但一直为养母,压制了光绪帝一辈子,正好暗合这个命格。”
“举一反三”秦海关继续分析,“皇上的生辰八字,乃是体弱多病之兆,春秋仅有三十八岁。八字无食伤星,以寅木印星为替神,寅木为凶神不受制,命中无子。申金财星为吉虽占月令,但被未土煅,财星受制使婚姻也不幸。听说皇上很不喜欢皇后,他的珍妃又被老佛爷投井害死。”
“他自己也是被毒杀的。”
“别瞎说”
“爹爹,我只会画这么多,接下来,就要靠你啦”
“好。你看,你只画了上半身,你不晓得镇墓兽的下半身。虽说是镇墓神兽,最终还是一个兽。所谓野兽,必是四条腿的动物,哪怕上半身是人形。当然也有例外,比如猛禽、巨蟒等,但那是极少数。”
“所以,你还要给它画上四条腿”
“对,四条猛兽之足。”
秦海关接过画笔,在图纸上简单画了几笔,人形四足羊角射手镇墓兽,呼之欲出。
不过,这只是打了个草稿,要真正完成图纸,还须耗费大量时间。父子俩关在地宫中,彻夜画着图纸,设计镇墓兽的各种细节,比如人脸尺寸、眼睛大小、鼻子长短,究竟是唐风还是明风抑或本朝风格颜色也很重要,每个部件都要有相应色彩,最终必是五彩斑斓。
三十日内,秦氏父子准时完成图纸。光绪帝的物件送还内廷。秦北洋不知道,那张照片,已是光绪帝存世的最后一张,其余均被慈禧太后销毁,为免皇上御照流传民间,或被康有为等立宪党人利用。
秦海关说,镇墓兽决不能一蹴而就,这是一项古老而漫长的工艺。画完设计图纸,接着便是第三宫:选材。
第十五章镇墓神兽
宣统二年,初秋。
西陵永宁山的万株松柏背后,太行山脉层层叠叠色彩渐变。满山秋光,赏心悦目。光绪帝镇墓兽的制造,已到第三个环节。征得陵墓监督的特批,秦海关带独子上山,寻找最重要的原材料。
山上有狼,或许还有盗匪。父子俩都背上猎枪,挂着腰刀,鞋帮里插着匕首。秦海关先教会儿子使用这些武器,猎枪是前装滑膛的鸟枪,打仗早就被淘汰了,但吓唬熊瞎子还行。
上山第一天,秦北洋亲手用猎枪射杀了一只兔子。他们在山间点起篝火,将兔子烤着吃了,虽无盐巴等料,却是到西陵以后,最大快朵颐的一餐。
秦海关告诉儿子,选择石料绝不能懈怠,稍有不慎,便可能闹出人命。好看的石头未必好用,更得看硬度与纹理,全凭经验,许多人干一辈子也未真正入门。再说石料大小,原始状态往往有几千几万斤重,必须一分为二,再分成四,以此类推粗加工,否则无法运输。他指着路上的石头,说明每一种特性及用途。太行山盛产上等石材,明清皇家御用的房山汉白就来自其余脉。
这一路崎岖险峻,爬上半山腰的悬崖俯瞰,数座皇帝宝顶,竟变成了几个小不点。秦北洋寻思这些君主在世时的威风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但与亘古不变的苍茫天地相比,不过是春生秋落的叶子。
在深山中寻觅七天,转过一道山梁,进入幽深的峡谷,这里藏着湍急的山涧。秦北洋脱了衣服,跳进去洗澡,泉水冰凉彻骨。他在陵墓地宫里待久了,不畏寒冷,反而觉得痛快。
冲洗完上来,十岁男孩光着膀子,躺在一块大岩石上晒太阳,忽觉后背心发慌,有股热流,自地下升腾而起,跟地宫金井异曲同工。
秦海关将儿子从岩石上拽下,观察此处地势,但见一道山脊,蜿蜒曲折到此,径直没入大岩石下,双手击掌:“这不是龙脉吗”
“我们所要寻找的镇墓兽材料就在此”
“凡帝王陵墓,左近必有龙脉。凡有龙脉,多有灵石。”
老秦把后背心贴在岩石上,顿感心跳加快,气血脉搏异常,“灵石能吸收天地之气,将之储藏于石体之内,又能在一定条件下散发,我们现在感受到的,就是灵石的力量。对挑选石材来说,灵石相当于人体的心脏。”
“镇墓兽的心脏”
秦海关不置可否,他在岩石底下仔细敲打,发现一个天然石缝。父子两人用工具挖掘半日,开了道可容一人进出的口子。一阵腐臭之气,扑面而来。老秦让儿子守在外面,他缩起高大的身子,艰难钻入地缝。
隔了好久,父亲没任何动静,秦北洋等得心焦。他也仔细查看了一下所谓“龙脉”,并不觉有何特别之处。
“爹爹爹爹”
眼见得天要黑了,秦北洋先将两把猎枪、弯刀和各种工具,先行塞入石头缝隙,随后如泥鳅般钻进去。
这是个山洞。点上火烛,他不忘背上武器和工具,小心翼翼往里走。那股强烈的气流,无声无息注入体内,让人燥热不安。前头越发狭窄,地上许多碎石,应是父亲路过的痕迹。
尽头有个深深的地窝子,他才见到父亲跪在地上磕头。而在石壁角落,躺着一具残破的骷髅。
秦海关诧异着回头:“北洋,你怎么进来了”
“这是何人”
“你看石壁上的刻字。”
秦北洋用火烛照明一看,刻着几行小字,一一念出
余奉旨造陵,制镇墓兽,觅灵石至此,困于此穴,力竭不得脱,待毙矣。后世若见,可取灵石,葬余于此。万历十五年三月十日将少府秦拓山
“这位秦拓山,莫不是,我们秦氏工匠的祖先”
“不错。”
秦海关也拽着儿子一起跪下,“我在家谱中看到过这位祖宗的名讳,记载有拓山公为建明朝万历帝的定陵,寻找镇墓兽之灵石,失踪于太行山,只能由嫡子代为完成父业。北洋,你就是他的第十代直系后裔,快点磕头”
秦北洋稀里糊涂磕了三个头:“三百多年前,我们的祖先秦拓山,上山来寻找灵石,不幸被困在这个山洞,临死前刻下了这段文字。最后这个将少府又是什么”
“那是管理陵墓营造的衙门,我们家族世代在此衙门服役,到了本朝一并归入内务府。”
“爹爹,我现在关心的是,灵石何在”
“你看”
秦海关搬开祖先的头盖骨,露出一块半藏在地下的岩石。此石颇为怪异,整体棕黑色,宛如一块硕大的沥青,布满不规则的条痕,半金属暗淡光泽。露出地表部分,有贝壳状断口,结成许多细密的葡萄形状。秦北洋用工具轻轻敲打,发觉其硬度很高,多半是金属成分。忽然,他感觉手腕发麻,似有万道强光穿过,接连后退几大步。
“爹爹,这灵石虽灵,但我们肉体凡胎,恐怕难以接近啊”
“我们的祖先拓山公,为了寻找此石,化了枯骨,我辈岂可贪生怕死”
老秦用力凿下一小块灵石,简单称重约有五斤分量,小心地用毛毯包裹起来。
“只要这么一小块吗”
“嗯,灵石的威力强大,三五斤就足够用了。若将整块石头开采下山,恐怕半路上我们就要丧命。北洋,你已知晓灵石方位,将来若再造新的镇墓兽,即可到此开采。切记不要贪心,免得害了自己。”
父子俩搬来几十块石头,给祖先的骨骸垒了座小坟冢,再次跪拜告辞。
秦海关不让儿子靠近灵石,让他先走,自己跟在后面,小心地捧着石头。爬出石缝,天已黑了。两人不敢摸黑下山,便在山涧边点火,轮流拿着猎枪站岗度过一夜。
次日,回到西陵工地,秦海关将灵石送入地宫。
这仅是选材第一步。秦氏家族制的镇墓兽,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核心的灵石;二是其他石材,如汉白、五彩石,以及最常见的花岗岩,尤其需要一块上等的天然磁石;三是金属材料,通常是青铜,少数用到上乘的百炼钢,日本倭刀常用此锻成。
陵墓监督命人将石材运至地宫。青铜器则根据设计图纸,在陵墓地面现场铸造。镇墓兽要在地下守护墓主人万年,原材料都必须是不朽之物,青铜器虽然沉重,但铁器入土即锈蚀败坏,唯青铜可越三千年而完整,只是出土后表面有一层青色铜锈。
秦北洋不解地问:“爹爹,我们家祖业不是石匠吗,如何铸造青铜也拿手”
“铸造青铜是我们秦氏必不可少的一门技艺。青铜,乃是红铜与锡的合金,在中国源远流长,只是后世铁器普及以后,青铜因为昂贵笨重而渐渐稀少,但从未断绝过。”
在秦海关指挥下,铸造厂搭建完毕,动用上百名工人,堆起一个土窑,堆聚大量的铜、锡原料以及薪柴。商周以来,青铜器铸造有两种方法,一是块范法,二是失蜡法。前者简便而更常见,但要铸造复杂的物件和纹饰,显然失蜡法更好。许多大鼎、彝、印玺、乐钟还有后世的佛像,都用失蜡法铸造。
按照光绪帝镇墓兽的设计图纸,秦海关先用蜂蜡雕出两条射手胳膊,上臂、下臂以及手肘,全部分开制。接着是四条兽腿,同样分成好几截:大腿、小腿、膝关节、爪子、躯干。还有身体其他各部分,最后是射手头颅。
整个雕刻过程,因为用蜡,费时并不太长,秦北洋全程参与,一个月即完工。有的部件非常精细,比如缠绕状的足、纽,镂空的三维立体花纹,等等。
第二步,在蜂蜡表面涂抹厚黏土,数日后晾干放入窑中火烧。蜂蜡遇热则化,融为液体流出,剩下烧硬的黏土外壳。第三步,将烧化的青铜溶液填满黏土外壳,等到凝固冷却,只消敲碎黏土外壳,便可取出与模型一致的青铜器。
以上步骤,都是分批铸造,犹如被
小说推荐:《要高考了,机甲到底怎么开啊》《穿进同人文怀了影帝的崽》《大将》《港岛风云再起》《诡秘之主》《冷宫皇子,签到登基》《在北宋当陪房》《年代:我有一扇两界门》《帝皇的告死天使》《陛下重生后对我穷追不舍》
天才一秒记住【废柴流小说】地址:feichailiu.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