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刺刀。转瞬间,步枪已被唐刀一劈为二。
观众们掌声雷动,以为这是音乐剧特别安排的花絮,加上东方武术以及动物表演。
刺客飞身冲下舞台,沿着观众席通道逃去。秦北洋与九色追在后头,几个美国姑娘站起来说:“handso”
剧院外,深夜的百老汇大街,阿海继续狂奔。秦北洋像个影子,直到天涯海角都不会消失。冲过几个路口,便是纵贯纽约南北的第五大道,左侧就是中央公园。
一路向北,出现一栋巍峨大厦,月光下仿佛古希腊罗马建筑,阿海慌不择路地钻进去。
秦北洋也冲进去,头顶是高大的穹顶,四处有奇怪的人影晃动。九色骤然变得警觉,它扬起爪子拍打墙壁,好像回到古墓地宫。
他看到一头狮子,青铜外壳,背后长着一对羽毛翅膀,头上却是戴着王冠的男人,满脸大胡子,卷曲地垂到狮子胸口。
原来是一尊古代雕像,底下还标着英文,秦北洋粗略地看懂了古亚述青铜狮子,年代在公元前两千年,差不多是中国的夏朝
此地是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也是西半球收藏艺术和文物的圣地。
博物馆奇妙夜。
阿海逃入一间陈列室,墙上冒出数十名男女战士,背燧发枪,佩军刀,划船渡过冰封的河流。为首一名将军,目光坚毅地注视河对岸,身后卷着十三颗星的美国国旗这幅油画华盛顿横渡特拉华河是大都会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画中主角正是美利坚国父华盛顿。
秦北洋与九色也来到陈列室,在角落堵截住了刺客。谢天谢地,档案箱还在他的手中。
从前刺客们每次行动,至少有两个人,从未见过落单的。十年前,天津德租界灭门案起,到去年的国会议员连环刺杀案,以及与小徐的秘密交易,动机都跟唐朝小皇子棺椁,或者镇墓兽有关。考虑到棺椁已落入刺客手中,那么这次的档案箱,或者档案箱所决定的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谈判,难道成为了新目标
“阿海”
秦北洋叫出他的名字,阿海却摇头笑道:“你可以叫我阿海,但其实,我又不叫阿海,随便你们怎么叫吧秦北洋,九年前,在天津徳租界,我本可以杀死你。”
“那一夜,你真是来杀我的吗”
“不,我们是奉命来救你的带你远走高飞,让你得到一个新的人生但必须趁你熟睡,杀死你的养父,再让清廷背锅。”
“奉谁之命”
秦北洋强压复仇的欲望,必须把秘密搞清楚再复仇。
“我不能坏了刺客的规矩。”
阿海死一般的眼神。就算将他擒获,施以满清十大酷刑,也无法得到秘密。
不过,秦北洋的大脑迅速转动,根据“再让清廷背锅”这句话,已想到两点
刺客劫持九岁的秦北洋,是要让他从小在“天国学堂”修行“地宫道”与“刺客道”,以便日后帮助刺客集团打开乾陵与镇墓天子的秘密也许刺客们早已知道,秦北洋出生在白鹿原唐朝大墓地宫之中的秘密。十年前,秦北洋若是落到刺客们手中,不再父子相认,那么墓匠族也就断绝了后人,诚如老爹秦海关所言,非但光绪帝的镇墓兽造不出来,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都会毁灭而这伙刺客们,一定是与清朝有着不共戴天之仇
虽然,清朝还是没过几年就完蛋了,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所谓历史,谁又能准确预测呢
“第二个问题:你为何偷盗档案箱”
“对不起,我依然不能说。”
“阿海,你于我虽有杀母之仇,我也曾在养父母的墓前发誓,要以你的人头献祭。相比你我私人仇怨,你们要杀北洋军阀,要杀御用议员,我不阻拦。但你手里的箱子,务必请还给我,还给中国。你我之间的血海深仇,以后自有机会了断”
话说到这个份上,秦北洋仁至义尽
阿海沉默许久才说:“你果真是那个人”
“什么人”
第八十五章工匠联盟
纽约,曼哈顿的子夜,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华盛顿横渡特拉华河面前。
刺客阿海面前升起一团烟雾,他已闪身冲出陈列室。
“站住”
秦北洋与九色紧跟着阿海冲出博物馆,回到月光下的第五大道。
沿着中央公园东侧穿过,进入一片破烂低矮的街区。早春四月,夜间乍暖还寒,好些黑人在街边烤火取暖,惊讶地看着两个中国人追逐着奔过,还有一条赤色鬃毛的大狗。
纽约哈莱姆区hare,聚居数万南方来的黑人,遍布肮脏的贫民窟。
阿海躲入一间摇摇欲坠的大楼。酒鬼们出来拦住去路,被他一拳打出去三尺多远。这是未被纽约的黑夜消化的盲肠,藏污纳垢,臭不可闻
楼道犹如迷宫,地势越来越低,走过几道台阶,才感觉深入地下,好像一座宏大的古墓地宫,只是住满了黑皮肤的活人。
刺客阿海逃窜到地道尽头,已没有了住户与人迹,只有一扇貌似古老的石门。
一个穿着黑袍的高大男人,手中握着中世纪宝剑,像个守门人一样巍然屹立。
是个白人。
阿海以为又碰上了大都会博物馆里的西洋古董。但那人竟眨了眨眼,爆出一句话:“whoaossthere”
守门人恶狠狠地盯着阿海,后头响起急促的脚步声人的两条腿与兽的四条腿。
秦北洋和九色即将追到了。
阿海别无出路,他飞快地靠近守门人。就在对方抽出宝剑,要像劈西瓜一样劈开他的脑壳时,象牙柄的匕首轻巧地划破咽喉
宝剑先坠落在地,接着是沉重的守门人,像一堵高墙倒塌。
半分钟后,秦北洋和九色赶到,地上躺着一具白人的尸体,又是匕首割喉,石门敞开一条缝隙,阿海已逃入其中。
秦北洋再一抬头,看到门楣上有个标志好像是金字塔,中间睁着一支眼睛。
独眼金字塔
这个标志好眼熟啊
摄手摄脚地走入石门,穿过一条深深的甬道,响起一片嘈杂的人声
秦北洋闪身躲入墙边的幽暗角落,只见一级级往下的台阶,坐满身穿黑袍之人。地下台阶呈圆形下降,底部有片圆形空地,形如“天国学堂”的“镇墓兽大斗兽场”。
粗略目测,场内有一百人左右,似乎没有女性,而且全是白人。他们大多五六十岁,年轻的也是一把大胡子。要么身着黑袍,要么工装裤和工匠服,各自提着工具箱。圆形环绕的墙壁下,摆放许多奇怪物件,全用油布覆盖遮挡。
秦北洋心中疑惑,这是地下拳击比赛还是某种秘密宗教仪式看来更像后者。
场子中心的聚光灯亮起,精雕细刻的靠背椅上,端坐一位黑袍老者。风帽遮挡着他的脑袋,看不清容颜,只见一把白黑半白的须髯,显然也是欧美人。
老人身后,依次站着三名白袍人,一个手执圆规,一个手执矩尺,还有一个捧着书本。他们的白袍上有个符号,却是圆规、矩尺与书本的组合。
三个白袍人背后,又有十二个右手执宝剑,左手执十字弓的男人。他们都穿着朴素的工匠装束,头戴厚厚的鸭舌帽。头顶悬挂一面旗帜,图案赫然是“独眼金字塔”。
手执十字弓的欧洲男人
秦北洋想起什么,再细看那十二个男人,果然认出一张面孔半年前,德国投降的同一天,日本京都,山本教授的秘密实验室,羽田大树带着一个欧洲工匠来拜访他叫施密特,德语姓氏,意思就是工匠。这家伙还用十字弓射出弹珠,打得秦北洋眼冒金星。
对了,他的十字弓上的标志,不就是眼前的“独眼金字塔”吗
那一夜,羽田大树在居酒屋说过,此人属于“工匠联盟”的“守门人”,又称“执剑人”,负责守卫联盟大门,手执锋利之剑,惟有联盟会员才能通过大门。
刚才在门口被刺客阿海所杀的执剑男子,也正是工匠联盟的守门人
阿海又在哪里秦北洋悄然扫射四周,百十来个黑袍或工匠服男子之中,并无踪迹。毕竟,中国人的外貌与西洋人泾渭分明,体格与肩宽都有明显差距,何况还有一道明显的刀疤。
手执十字弓与宝剑的“守门人”之一,拜访过日本的施密特,走到靠背椅上的老者身边,先趴下亲吻老者的靴子,清了清嗓子,用标准德语朗声道:“今晚,工匠联盟世界大会,我们齐聚在北美圣殿,先有请两位工匠圣贤”
同时,圆形地宫穹顶降下两幅硕大的画像,欧洲铜版画的黑白风格,全是人物头像
左面那幅貌似古希腊人,深目高鼻虬髯,垂到额前的卷曲头发;右面那幅居然是中国人,却是按照外国人想象的中国形象,画着夸张的吊眼角与稀疏的胡须,幸好没画出金钱鼠尾的清朝辫子,而是按照古汉人模样头顶束着发髻。
施密特继续说:“有请工匠联盟大尊者讲话”
所谓“大尊者”,就是坐在靠背椅子上的老者。他发出微弱的声音,似是奥地利口音的德语秦北洋从小学标准德语,完全听不清楚。
施密特代替大尊者说:“工匠联盟的会员们来自世界各地的伟大工匠们,请齐声高呼工匠格言工匠会死,但品永存。”
“工匠会死,但品永存”
整座圆形地宫此起彼伏不同的语言,从德语、英语、法语到意大利语、西班牙语、俄语甚至荷兰语、捷克语、瑞典语、希腊语、波兰语
躲藏墙角的秦北洋低头注视冷静无声的九色。心想一千二百年前,制造九色的秦氏墓匠族早就化为灰尘,但这头小镇墓兽永存不灭,正好暗合了这句格言
工匠会死,但品永存
老爹秦海关还有一句话“不疯魔,不成活”
两句话交相辉映,犹如太平洋与大西洋。
守门人施密特继续代表大尊者发言:“诸位,整整六百四十年前,全世界最伟大的工匠,第一代大尊者,在巴黎圣母院的塔楼上,开创了工匠联盟,运用智慧、勤劳、严谨以及手艺,传承自荷马时代以来的文明。我们严格遵守第一代大尊者留下的规则:一切手工技艺,皆由口传心授将人类最杰出的技艺发扬光大。六个半世纪来,我们创造出了遍布全球的文明世界,也包括这座曼哈顿岛的钢铁森林。这是人类之伟大,工匠之伟大。”
别看这人在日本惜字如金,在这个场合却是滔滔不绝,每句话都是掷地有声。台阶上有人不断用各种语言做着翻译,尽量让所有人都能听懂。
施密特话锋一转:“刚刚过去的四年,在全世界的陆地、海洋以及天空,发生了有史以来规模空前的悲剧工匠联盟每年一度的大会,被迫中断了四年。各国的能工巧匠,被迫为各自祖国的政府服务,以至于手足相残,违背了工匠联盟的准则伟大的工匠不服务于杀人,保卫祖国的正义战争除外。”
伟大的工匠不服务于杀人,保卫祖国的正义战争除外秦北洋心中默念这句话,倒是跟墨子的“非攻”与“救守”相似。
莫非铜版画上的中国老头就是墨子
“然而,这场世界大战的每一方都自称正义,自称为保卫神圣祖国母亲免受强暴,而将我们的孩子送上战场加以屠杀。”
守门人施密特继续痛心疾首地说,“战争结束了在座各位都是幸存者,我们终于有幸召开这次大会,展示最伟大的工匠技艺工匠会死,但品永存”
念完口号,十二个“守门人”以及三名白袍人,将宝座上的大尊者后撤到台阶,留出中间一大块圆形空地。
首先出场的是一位意大利管风琴制造大师。
墙边的幕布拉开,出现一面硕大无朋的管风琴或者说管风琴就是建筑的一部分,形如金属高墙,由无数根铜音管组成。欧洲中世纪一个中型教堂内的管风琴就有1200根音管、16枚不同音调的音栓、两套键盘以及一层脚踏板。
大师的祖先在达芬奇的年代,就为梵蒂冈宫廷制造管风琴。大师已年逾七旬,他的三个儿子在世界大战中应征入伍,战死在阿尔卑斯山的雪峰。他的手艺注定将要失传,带来纽约的这架管风琴是毕生最后一部品。
老迈的大师坐上管风琴,为大家弹奏一曲巴赫的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
不可思议,秦北洋第一次听到这种天籁之音,飘荡在纽约曼哈顿岛哈莱姆黑人贫民区的地下圣殿,丰富的和声绝不逊色于任何管弦乐队。小镇墓兽九色竟也在管风琴声中飘飘欲仙。
这是一架巨型机器,也是无与伦比的艺术品,拥有世界上最复杂而庞大的乐器结构,一架能发出宽广音域的声音国度,仿佛神的呼吸与沉吟。
难怪莫扎特说管风琴是“乐器之王”。
短暂的管风琴演奏之后,全世界的工匠们各自登场,纷纷展示各种神奇技艺与产品从瑞士大自鸣钟到荷兰木头人再到俄罗斯套娃甚至法国利摩日瓷器
最后一个登场的,是台奇形怪状的硕大机器。
工匠是个年轻的德国人,不到三十岁,身材高大魁梧,碧蓝的眼珠子,柔软的金黄头发。他用德语自我介绍汉斯波尔,东普鲁士的工匠家族,曾被腓特烈大帝聘为首席宫廷工匠。刚结束的世界大战中,他成为德意志帝国的一名军法官,在东线
废柴流小说【feichailiu.com】第一时间更新《镇墓兽》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