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维度的主宰者》转载请注明来源:废柴流小说feichailiu.com
为白鹤观有了一张足够分量的底牌。一旦有超出其承受范围的威胁,可以借助吴生白无常之名,威慑一下。
小的家族往往不明无常之威,不过白鹤观本身就能应付那些麻烦。大的世家则很清楚黑白无常的分量,只要和白鹤观并非死仇,相信他们抬出白无常的名号,就能应付。
既然不再惧怕外部压力,原本刻意压制的发展速度完全可以提升一些。为白鹤观在外的第一处驻地,燕南城那边的驻地建设当然要更隆重一些。
齐文程已经为他们找好地方。戎府大部分都已经被毁,他们只需要清理好废墟,然后设计完新驻地样式,找人建造出来就行。
其它方面也需要重新规划一下,比如收徒数量和质量要求,白鹤山脉的资源开采等等。
几位白鹤观的掌控者,一直在鹤首大殿中商量了一天一夜,才结束这次议事。不过每个人出来后丝毫不见疲惫,反而一脸兴奋。
如果白鹤观真能在他们这一代发扬光大,成为贯通三界的大型门派,那么以后白鹤观的所有弟子都将永远记住他们的名字,这就是正在发生的传说。而有了吴生这个白无常帮助,一切并非只是虚幻。
陈远议事结束后,就将大家一致同意尊吴生为白鹤观首席供奉的消息告诉了他。
吴生并没有感到意外,毕竟他也算是在阳世呆了一段时间,自然明白黑白无常的威势。
接下来,陈远将吴生带到了后山,所经之路正是刚开始吴生来到白鹤山时走过的地方。
一路走来,陈远将白鹤观的源起、发展以及门派理念等等,不断讲述给吴生听。当然重点讲述了有关元一七洞藏的事,和他们发现的这个七洞藏之一中所存储道学内容。
元一七洞藏,白鹤观所发现这一洞藏是第一部分。
据传,七洞藏有着固定排序,越往后的部分,道学越高深。白鹤观发现的这部分道学是最基础的部分,偶然有些例如禁音法阵的东西,也是拿来例证那些基础道学理论的。
不过这些基础部分反而比后面的内容更加珍贵。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不求进取之人,往往最喜欢那些前人成果,而非仔细研习前人遗留的真正智慧结晶。元一宗既然能够依靠第一部分洞藏,发展出后面六层成果,没道理白鹤观以后的成就会不如前人。
若是白鹤观只是发现了较为靠后的洞藏,其中也许有着大量元一宗的道学成果。但如此一来,白鹤观的潜力基本就被限制在所发现洞藏的水平。
他们想要更近一步,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根据其它洞藏中的成果,逆向推导出理论成因来,更是费时费力。
而且,人一旦得到结果,往往不会再愿意花时间寻根究底。得到结果的人更愿意享受成果,不愿去费时费力,找到那些看起来用处不大的成因。
白鹤观中的元一洞藏,包罗万象。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真文符语,炼丹制器,傀儡机关,仆卦望气,三界隐秘等等,数不胜数。
白鹤观自从创派到现在,还没有任何人能完全总结出元一洞藏内所包含内容。因为其中的东西实在太多,一个人即使一生也很难阅读完其中哪怕一小部分。
白鹤观的观主长老,一般都是需要用到哪一方面的东西,再去其分类区域寻找。至于能不能刚好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就难说了。
一般情况下,初次进入到元一洞藏中的人,会直接根据自己找到的内容开始探究研学,一切随缘。
元一洞藏位于后山山体中,后山诸多古树掩盖住的洞穴中,就有一处非常普通的入口通向山体内。
进入洞穴,里面用一些夜明珠装饰点亮了行进通道。整个洞穴通道看起来好像是天然形成的,除了那些用来照明的夜明珠,没有任何人工开凿的痕迹。
当初白鹤观初代观主是非常偶然间发现了这处通道,他也不知道这里到底是不是天然所成。
通道里坑坑洼洼,七扭八拐。白鹤观发现元一洞藏后,并没有对这一通道进行任何修缮,也没有布置阵法保护此地。
初代观主相信,越是简单的东西,越不容易被人察觉。就如这处通道,在他到来前,也没有任何保护,同样没有修道者发现这里。没有特意隐藏之处,反而只能通过运气发现。
当然元一洞藏也不是没有任何保护措施。到达通道尽头,是一个小型山洞。山洞不大,里面有些石桌石凳。
石桌石凳都是初代观主所留。初代观主姓潘名元,本是一介散修。
这处洞穴通道乃是其晚年发现,后来当他年岁渐长,又没有办法突破当前修为境界,所幸在山洞中做了些石桌石凳,准备临终前来这里了却此生。
然而潘元祖师命不该绝,一次偶然机会,他在此处念诵某句上古传承的道家真言时,打开了元一洞藏。
借助元一洞藏中一些道学学识,潘元祖师顺利突破境界,得以延寿,并建立起白鹤观。
因为元一洞藏中道学浩如烟海,而潘元祖师初期是独自一人研究探索其内学识,所以最终潘元祖师的修为并不算高,大量整理分析工耽误了他的本身修行。
可也是因为其探索出的道路,给后世弟子带来诸多便利。因此潘元祖师是白鹤观中最为人敬仰之人。
感谢黑泽老师,化蝶天涯的打赏,感谢死神之丝,黑泽老师的月票。同时感谢各位读者的订阅、推荐与收藏,谢谢大家。
第一百零二章石山
初次开启元一洞藏,需要站立于这处山洞中,口诵一句特定道学真言。那句传承至上古的道学真言,正是来自元一宗,所以会被设定为破解元一洞藏的关键所在。
当然,后来进入者就不需要这样了。元一洞藏中有特殊保护措施,可以让历代观主控制进出人员限制。如果非白鹤观观主认可之人,即使来到这里,也没办法进入到元一洞藏中。
元一洞藏平时由历代观主掌控,副观主知晓掌握元一洞藏方法所存放地点。这是为了预防观主遭遇意外,使得这一传承不至于再次埋没。
来到山洞中,陈远向吴生要了一点阴气气息,然后示意他稍等候,自己则突然消失在吴生面前。
不久,陈远再次出现,对吴生说事情已经办妥,他现在也能进入元一洞藏了。
陈远设定的进入元一洞藏之法,为立于山洞中,默念“元一”二字。吴生依言而行,果然空间转换,他到达了一处新世界。
元一洞藏真正所在之地,绝对不是白鹤山山体中。
这里好像也是阳世的某个地方,因为吴生看到了与他们进入洞穴时,位置相差无几的太阳。
没错,元一洞藏真正所在之处,并非某个洞穴,而是一个与世隔绝同时无法彻底探索的地方。
初代观主潘元,曾仔细探查过这个地方,但无论他向哪个方向前进,最终都会走到最初出现的起点位置。元一洞藏以一种白鹤观一直不了的形式存在着,至今依然没有人真正了解它。
元一洞藏内,没有书架和书籍。所有道学学识,都是以简保存。简并非放于书架上,而是被安放在元一洞藏内的那些高山中。
此处空间有许多看起来非常相似的石山,山上没有任何植物、动物存在,通体没有泥土,都是由一块块巨石累积而成,
巨石上有着一些空洞,每个空洞都不算大,也不深,其中就存放有元一宗搜集或是研究出的道学简。
无数空洞遍布一座座高大石山,数不清的道学简隐藏其中。直到现在,白鹤观仍然只是查阅过其中非常少的一部分内容。
离吴生他们出现地方较近的一些石山,多是一些普通常用并且实用的道家学识。后面较远的石山,很少有人过去查阅,因为里面记载的东西太过繁杂,有些在修道者看来,根本毫无用处。
比如那些对于普通植物的研究学识,对于修道者来说根本没有用处。他们不会缺衣少食,普通植物也不是灵植宝物,对于修行者来说,属于无用之物。
这些东西对于普通底层百姓来说有些用处,可惜其中内容已经是成千上万年前的东西,没有了实际意义。
陈远领着吴生向东南方向走去,来到东南方最前面的一座石山前。石山脚下被特意立出一块石碑,上面雕刻有“真文”二字。
“这些用于注解石山所藏道学内容的石碑,是我们白鹤观历代祖师建造的,目的是方便后代子孙进行查阅。”
“目前还有很多石山并没有立碑,有的是因为祖师觉得其中学识不好分类,有的是其中内容早已没有用处,还有些至今仍没被人翻阅过。”
“大家主要用的道学都在起点附近,后面那些东西很少有人去翻看,只有等到急需时才可能来这里寻找。”
“每个人的精力有限,即使修行者也不过比普通人强上一些,并非不知疲惫。大家多是选中一种道途,就一直走下去,其它多限于浅尝辄止。”
“这里和附近几座石山中的简,都是记载与真文符语相关的学识。”
“吴前辈可以随意进入这里阅读任何道学典籍,但请不要迷失其中。白鹤观中有些先祖天资聪颖,可是因为所学太杂,最终反而一无所成。”
陈远最后还特意叮嘱吴生几句,因为白鹤观也有着经验教训。
善骑者坠于马,善水者溺于水,善饮者醉于酒,善战者殁于杀。好学之人见到如此多的道学典藏,往往抑制不住自身好学之心,忍不住想去学习更多东西。
但杂学难精,好学之人常常就是因此落得一事无成。所以进入元一洞藏后,最需要遵守的一条不成文规则,就是要懂得取舍。
知晓取舍,才能有所得。否则终其一生,也是死在追赶前人的路途上。
吴生明白这个道理,于是点点头,答应下来。
将吴生带到这里后,陈远并没有停留其中,而是单独离开了。他还有很多事要办,这次主要就是为吴生开放元一洞藏的出入权限。
吴生本人则留在此地,开始系统学习有关真文符语的内容。
这个异度世界中修行者所使用的简,并不能将知识直接灌输在某人脑海思维中。这里的简更像是一种类似书籍的文字记录载体,只是比书籍更加方便阅读罢了。
事实上,一般仙武世界中盛传的简,也不像源世界一些小说中记载的那么神奇,可以将一种功法学识的理解,完全传递给另一个人。并且可以短时间大量实用,好似只要有足够多的简,就可以一夜间将整个修行世界中一切都记录在脑海中。
主宰世界中的简,最多可以将某样知识信息短时间留住在个人脑海中,以方便其查阅。这些由简强行刻印于脑海内的知识,如果不能快速理解消化,不长时间就会慢慢遗忘,直至消失。
两种简效果比较起来,都差不多,只能帮助学习,却无法代替学习。
能够强制灌输知识的东西,反而都是些阴邪之物。因为强行灌输学识,差不多相当于入侵他人思想。短时间内给别人思维中灌输大量学识,被灌输者如果智力属性不够,很容易会受到永久伤害,严重的甚至会一命呜呼。
将自己所学传输给他人,稍微改进一下,就是非常臭名昭著的攻击手段夺舍。想要走捷径的人,常常会在捷径上吃大亏
第一百零三章世界能量转化体系
经过这些天来对于真文符语的学习,吴生也知道了普通真文符语的大体分类。
常用并广为人知的真文符语大体分为五类,分别是攻,防,转,连,迷。
隶属于攻类的真文符语,实际效果多表现出攻击性,可以制造出毁灭毁坏的效果。
防类真文符语与攻类相对,多表现选择性隔绝、削弱,呈现保护防御效果。
转类真文符语数量相比攻、防两类就要少很多。其主要效果为转化、变化,使事物达到某些特殊动态转变状态。
连类真文与攻防类相比也不算多,其效果主要是连接其它符文,表现为融合、统一,又有平衡、禁锢的效果。
迷类真文符语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这类真文符语都有着不同于前四类的特殊效果,实在不好界定到上四类中,所以统一划定了一个类别,用于收容这些真文符语。
迷,即为未知。归属于迷类的真文,多有着不可被替代的特殊用。这类真文符语在普通阵法中应用不多,多是见于那些上古阵法。
迷类真文符语很难被应用进阵法中,而一旦有人将它完美融合入一种新式阵法,则这一阵法定然会效果惊人。
迷类真文数量比攻防两类还要多,但应用普及程度,远远比不上攻防转连中任何一类真文符语。所以以数量来看,迷类真文算是不少,可就使用而言,这一类是最少应用的。
五类真文符语并非界限分明,有很多真文符语其效果都介于不同种类之间,甚至跨类真文也不是没有。
这是因为每个真文符语都代表许多含义,拥有众多效果。当它们互相结合后,难免会发生一些奇异变化,故而很难将其严格划分开。
吴生现在最感兴趣的真文符语种类,和普
小说推荐:《晋末长剑》《末世第一狠人》【手打小说网】【新平凡文学】《圣拳!》《超时空快递》《回到84,成了乔丹一生之敌!》《动物世界四处流传我的传说[快穿]》《和无数个我互相帮助》《神话之后》
夜色雨朦胧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废柴流小说feichailiu.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